第163章 表妹(1 / 2)

蒋博不紧不慢,抽出了四根香烟。

“不管是哪个行业的竞争,其实底层逻辑都一样,一个是上限,一個是底线。”

说着就平行摆上了两根香烟。

然后在上下两侧,又各自摆上一根:“只要咱们能别人所不能,把别人能做的部分,成本也拉到底,那么就比别人的竞争优势大。”

“真要是到了存量时代,咱们也更有竞争力,最后肯定能脱颖而出。”

事实就是这么现实。

市场条件下的竞争,也得经过价格杠杆的调控作用。

限制肯定是不行的。

蒋博话也只能说到这份上了。

特么的又没有收咨询费,喝了两杯酒而已,能提点两句,就已经算是付了饭钱了。

更何况都是一个圈子里混的,蒋博也好,聚变传媒也罢,接下来还有许多新戏要拍。

题材不尽相同,肯定要跟全国各地的影视基地打交道。

要是有些话说过头了,传出去的话,少不了后续会带来麻烦。

赚点钱都不容易,不是实在关系,说那么多干啥!

再往下,就是付费内容了。

李锦斌虽然有决策付费还是不付费的权利,但是该有的程序还必须要有。

所以,来到后半场,基本上就没干货了,纯喝酒。

\b结束之后,蒋博跟老谋子回到酒店,在套房的客厅里泡茶。

老谋子没少喝,靠在沙发上醒酒:“你接下来还有没有拍片计划?”

距离驴得水杀青已经有几个月了,蒋博这边还没动静,老谋子感觉得催一催。

他还是始终认为,能搞创作的时候,还是要尽量多搞。

作为监制,老谋子参与了驴得水几乎全部的创作过程,有了这次的共事经历,让老谋子对蒋博的评价很高。

能自己写本子,而且还能亲自执导,把本子呈现出来的人,不说是凤毛麟角,也是屈指可数。

蒋博给倒上茶:“师兄,你是知道的,最近我特别忙,公司每天一大堆事情等着处理,根本就抽不出来时间。”

聚变传媒最近大动作连连,许多事情都得蒋博亲自拍板。

有李雪在,只能解决执行层面上的问题。

但是大的主意,还是得蒋博来拿。

再加上李雪也是个二把刀的 CEO,仍然处学习期,确实还挺麻烦。

老谋子接过茶杯放在旁边,微微叹了口气:“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,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创作这边来,黄金期总共就那么几年。

至于公司运营的事情我不是很懂,但是是不是也可以考虑,从外面请人来管理,几个工作室都分开管理的话,是不是能减轻点你的压力。”

老谋子这也是经验之谈。

从大多数导演的人生经历来看,一般有重大突破的作品,基本上都是在年轻时候完成的。

无论是老谋子的几个重要奖项,还是吟诗小达人的霸王别姬,黄土地,都是他们早期的作品。

后来虽然还有突破,但已经可以明显看出来力不从心。

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

老谋子不想蒋博白白错失良机。

对于这个说法,蒋博也很认可:“师兄,其实拍片子的计划,我一直都有,但具体选哪个方向,还没有拿定主意。”

这么一说,老谋子就不困了!

“你说来听听,我帮你参谋参谋。”

也不怪老谋子来精神,这跟他的创作模式有关系。

首先就是安排工作室的人,大量阅读找故事,当然他本人也看。

找到故事之后,评估一下能不能拍,怎么拍,可行的话,再进一步谈版权。

跟蒋博这种,上来直接就是分镜头脚本,完全自己搞创作的模式很不一样。

说实话,实名羡慕!

蒋博并没有着急谈创作,而是笑道:“咱们干聊也不是回事,不如让人送点酒菜过来,边喝边聊。”

说实话,蒋博还真没跟老谋子单独喝过酒。

有些话不借着点酒劲,也聊不出来。

嘴上说着再是师兄弟也好,岁数差在那儿摆着,完全就是两代人。

要不说石秋影视基地还比较落后,所谓的酒店,其实就是当地人自家经营的旅店,价钱是便宜的,但服务也是没有的。

蒋博出门不喜欢带人,还好老谋子已经习惯了有助理在身边。

打发人去买了酒,还有几个小凉菜回来,随意打开,码在桌子上。

没想到还有惊喜。

一个单独的袋子里,还放了两碗热汤面。

蒋博都不由感叹:“请助理还是得请个女的,别管干什么事情就是细心一些。”

老谋子看到面的那一刻,已经开始两眼放光。

出身西北,面食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!

金陵这地方靠南,再加上剧组的饮食为了方便,一般都是米饭配菜。

容错率更是拉满。

剧组吃饭是不定点的,万一有个什么事儿,放凉了还可以热一热。

但是面肯定就不行了,坨了之后再次加热,妥妥的就是面汤。

最新小说: 全球进化: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明媚可期 咸鱼主母爱吃瓜 明末:一分钟一两银,全球推土机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钻石王牌之金靴银棒 初婚 我才几个词,歌土能怪我? 我在古代打辅助 肉骨樊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