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 十三钗(1 / 2)

张一谋是中午到的,要跟公司的编剧们谈剧本,当然,他也有自己经常合作的编剧,就是刘衡。

他肯定是,国内一流的金牌编剧了,《菊豆》、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》,还有《集结号》都是他的编剧作品。

另外还有一些主旋律的作品,反映杰出人物的,也很有点深刻的意义。

大名蒋博早就听说过,但是人还是头一回见。

招呼着进了公司,刘衡就提出来,要到编剧组去看看,蒋博自然无不应允。

人数不多,也就八个。

最初都是蒋博从学校里选出来,只有三个人,能力不说有多拔尖,但是行活肯定能干。

属于那种,创意不足,但是有了创意指导之后,迅速完善剧本的人。

后来,陆陆续续,又来了几個。

有能力还不错的,蒋博就给留下了,有的在别的编剧工作室也干过,能出活,但苦于一直被打压盘剥,有的之前不是编剧,但是能写东西。

听说蒋博这边招人,待遇不错还稳定,就都过来试试。

作为一个以创意为主的部门,蒋博几乎不限制编剧组的日常工作。

只要能拿出来好作品,你每天在公司打游戏都行,而且公司还提供咖啡饮料小零食。

三人过来的时候,一屋子八个人,正在愁眉苦脸。

见蒋博进来,都满脸幽怨。

“蒋导,太难了!”

说话的是唐俊,不是北影的而是上戏的老学长了,比蒋博还大个十多岁。

刚过来的时候,还挺傲气的。

以前在网上火过,手头还有个本子,也写的差不多了,有点类似于带资进组的类型。

等写完之后,就可以准备拍了。

所以有点看不太起,组里的其他人。

就八个人,还都是大老爷们,都处不好关系。

知识分子的臭毛病!

蒋博听说了之后,也没多说什么,只是丢了本小说过来,让他们改剧本。

版权是之前收进来的,自从蒋博动了组公司的念头之后,就开始留意起文学作品的影视剧版权。

靠着一小撮人,每天挖空了脑袋想创意,又能想出来几个?

最厉害的人,根本不是说,哪个工作室就能挖过去的。

比较好的解决方案,还是买版权。

说起来也不难,有些作家的作品,就是适合影视剧改编,比如甄嬛传。

最近已经囤了很多作品,导演组目前只有老谋子一个光杆,所以蒋博都还没拿出来用。

既然编剧组一个两个,都挺牛,蒋博就随便抽出来这一本,扔了过来,要求改编,正好原作者,也有意参与进来,正好帮蒋博搭把手,好好虐一虐,这帮有点小傲气的所谓才子。

说实话,蒋博还真没指望这几个货。

明显女性向的作品,扔个几个男编剧,摆明了就是为难他们。

所以,才出现了刚才一幕。

改出来的所有内容,被原作者,批评的一塌糊涂。

几乎全盘否定,已经让他们,打开电脑,就开始痴呆,可能就差流口水了。

说实话,蒋博也没想怎么着,就是小惩大诫一下,教他们,做人低调点。

效果达到了,也就放过了。

一闪身,引出另外两位:“他们我就不用多介绍了吧,你们应该都认识。”

老谋子的知名度,肯定无需多言。

刘衡可能在外界知道的不多,但是业内,干职业编剧这行的,头部的一些大佬,肯定都大概了解过,有的还仔细研究过,他们的作品。

纷纷打了招呼之后,把人都打发走了,把唐俊留下。

蒋博才介绍道:“编剧组目前还比较小,只分成一个组,就是他负责日常管理。

等业务开展起来之后,团队还会不断扩充。”

刘衡对这个,明显比较感兴趣:“你们这儿,具体是怎么运作?”

“一般先根据创意,理出主线来,框架搭好了之后,分工进行填充,在填充的过程中,有固定的模板作为依据,比如开始多少分钟,多少个镜头,是在做铺垫,第多少分钟,多少镜头出现反转,最后收尾的时间和镜头安排。

按照模板做出来的剧本,再顺几遍,没问题的话,基本上就可以准备开工了。”

刘衡若有所思:“你这是学的好莱坞那一套吧?”

蒋博点点头:“没错,这么做,效率高一些,而且逻辑上,更加通顺,不会出大的纰漏。”

“那电影的思想性,还有教育意义怎么体现?”

“不冲突,而且观众应该不太需要这些吧?”

“怎么会不需要?”

“电影,其实就是一种消遣,没您想的那么伟大。”

老谋子也插话道:“咱们还是先看看,商量一下,十三钗怎么改。”

“您想往哪个方向改,有没有什么指导性的意见?”

老谋子想了想说:“还是想先听听你们的意见。”

“具体拍摄的事情您肯定已经有主意了,但在剧本设计上,我想补充一点。

一定要把光影、色彩,以及声效充分考虑进去。

最新小说: 我在古代打辅助 钻石王牌之金靴银棒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肉骨樊笼 明末:一分钟一两银,全球推土机 咸鱼主母爱吃瓜 明媚可期 初婚 我才几个词,歌土能怪我? 全球进化:我移植了至高神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