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章 线上(1 / 2)

蒋博不拍片子的话,她难免犹豫,女演员的职业黄金期就那么几年,过了之后,很少有能大器晚成的。

像杨密那样,还没进学校,就已经开始跑组拍片子的同学,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话,但是她自己以前没这个机会,得为以后多打算打算。

不过蒋博接下来的话,很快就打消了她的担忧。

“张导已经加盟了公司,接下来还会有其他导演陆续加入,消息还没对外公开,麻烦学姐帮忙保密。”

有了张一谋这枚砝码,天平一下子就倾斜到底了。

“为什么不公开?”

“等首周末过了,票房开始往下走的时候,再放出这个消息,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。”

电影票房的走向是有规律可循的,周四上映,正常来说,票房的最高点,基本上就是首周末,反正不是周六就是周日,大概率是周日。

当然这也不绝对,还要看同档期,其他电影的卡司,还有宣传的力度,以及院线的排片情况。

比如,老谋子的电影上映了,院线一般会在周末把排片调高,其他的同期电影,可能就很难正面竞争周末的拍片比。

退而求其次,寻求周五上映,周五高拍片,或许更容易操作一些。

等过了首周末之后,到了周一,票房就会断崖式下跌。

后面拼的,更多的就是口碑了。

已经有一波观众,进电影院看过了,经过周末的发酵,好与不好,影评热度都上了天。

再决定看还是不看,评价就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,都是要花钱的,谨慎一点很正常。

“那我签你公司行吗?”

蒋博有点迟疑,倒不是说不想签,而是用哪种方式来签最合适。

经纪合约和工作室入股,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。

不过留给蒋博思考的时间并不多,张晓斐站起来,欺身跨坐上来,都是短裤,没啥保温层阻止热传递。

低头凑到蒋博耳边小声呢喃:“难道我不好看吗?”

人家都往前走了九十九步了,蒋博也挺善解人意,果断迈出了最后一步。

自从混进了圈子之后,蒋博就放开了,入乡随俗嘛~

而且关键你得能做点啥,女演员和导演之间,存在着严重的认知障碍,能正经做导演的,还是要有一定的知识水平。

学历上不管,但是知识储备很重要,不然的话,拿到剧本,就只剩下一头雾水了。

而演员不需要这些,所以如果纯聊天的话,话题进入深水区,很快就会鸡同鸭讲,没什么效果,慢慢也就不聊这些了。

但关系不能只维持在表层,不然女演员也不放心,必须得建立点深入的联系才行,美其名曰“交情”或者“安全感”。

既然精神上这条路行不通,那就换個方式……

有些事情,需要短平快,有些事情,不足为外人道也……

……

第二天一大早,蒋博就被喊起来吃早饭,李雪来了。

斐妈五六点钟,就忍着剧痛回自己房间了,这里是酒店,不方便过夜。

不然,大清早被人看见,要不了多久,就都知道了,不要小看人窥探私隐的八卦欲。

要是其他剧组也就算了,《驴得水》是学校协办的项目,最好不要惹上是非,不然桃色新闻满天飞,学校的脸面,还有要不要了!

李雪来是谈公司的事情,蒋博京城的公司手续已经全部办好了,就叫聚变传媒。

就是取其本身的意思,聚在一起,就能放出巨大的能量。

手续有点麻烦,主要还是因为主营业务范围有点广,许多是需要审批的,韩三坪给打了招呼,但是该有的流程,也必须有。

一来二去,就给耽误到了现在。

李雪是坐车,从横店过来的,一路上风尘仆仆,刚坐下喝了口水,就从公文包里拿出档案袋:“这是猎头给的资料,我已经筛选过一遍了,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。”

蒋博没接资料:“事情你定就行了,网站那边怎么样了?”

“还行,最近这段时间访客数和注册人数在一直快速增长。”

“手机端还是要抓点紧,这个很重要。”

发行的事情,委托出去了,但是网络宣发这一块,蒋博一直没放下。

猫眼,这时候还没有,蒋博也不客气,把名字直接就拿过来用上了。

不过网络支付这块还没搞好,线上选座买票也需要系统支持,所以暂时还没搞,目前只做 SNS这块。

为了拉新,蒋博也是花了成本,除了在几大门户上花钱了,还在网站上直接搞影评大赛,定的片子就是《驴得水》。

一等奖一名,奖金十万,二等奖两名,奖金各五万,三等奖四名,奖金各两万五。

算起来奖金的成本,也不过就三十万,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。

热度已经蔓延到各大论坛,天涯,猫扑,豆瓣,等等,大有病毒营销的意思。

现金确实还挺吸引人。

整体架构上仿豆瓣,就是对于正在上映的电影,有一项保护机制,得买了电影票的账号才能评论。

上映周期,一般在一个月左右

最新小说: 初婚 明媚可期 我才几个词,歌土能怪我? 肉骨樊笼 咸鱼主母爱吃瓜 我在古代打辅助 明末:一分钟一两银,全球推土机 全球进化: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钻石王牌之金靴银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