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打脸(1 / 2)

蒋博情绪很淡定,轻轻摇头:“我没什么想法,咱们先听听王总怎么说。”

解除合同就像是离婚,离婚协议都签了,就差下一步领证,然后你跟我说,答应离婚的时候草率了,不太合适吧?

王忠磊显然还是没顺气儿:“我没什么想说的,维持现状最好,等再过两年,合约到期了,是去是留,都悉听尊便。”

蒋博轻轻摇头:“那您跟我说不着。”

“要是这么说可就没意思了,我们华宜可没亏待过你吧?要角色,陈导那么反对,二话没说,我就给你了,后来跟着剧组实习,我也给剧组打招呼,给你行了方便,这都是事实吧?

事到如今,做人总不能太恩将仇报吧?”

蒋博情绪还是很稳定:“剧组选角的事儿,您是为了什么,才把角色给我,您心里清楚,我们大家心里,也都清楚。

至于剧组实习,没错,我是待在剧组了,但是给剧组拍摄省了多少钱,您心里不会也没数吧?”

实话实说,要是王忠磊不提这些,蒋博还是心存感激的,不管出于什么原因,什么动机,他手上第一个机会,确实是华宜给的。

以后甭管有多出名,成就有多高,说起来都有一丝香火情。

而且总体来看,蒋博真没占剧组便宜,白小年这个角色,也算是個重要配角,但碍于蒋博是个新人,头一回演戏,其实片酬也不高,也就是三十万,还不是税后。

也就后来帮剧组省钱了,高群叔以剧组的名义给加了点,走的也是片酬的账,最后交完税也就剩下六十多万。

放在个人身上,六十多万在 08年的时候,看起来是不少,但是相较于剧组的拍摄成本,每多拍一天,就得增加两三百万的预算来说,高群叔还真没多给。

当然蒋博也不计较,打工人得有这个觉悟,你给公司赚一百块钱,可能老板能分给你十块钱就很好了,大多数时候,可能只有五块。

再少?

要是再少的话,你该不干了!

说完之后,蒋博被王忠磊连番挤兑,也不乐意了:“王总,您是前辈了,我就问您一句,兵姐解约的话,是不是按照合同走的?”

王忠磊登时被怼的哑口无言!

好半天才回过来一句:“就算是按合同走,也不能不念旧情不是,公司为了培养她,花费了多少精力和资源,要是就这么离开的话,我看以后还有哪个公司,敢签她这样的人?”

蒋博摆摆手:“咱们不必讨论这些虚的,您也不必在这儿,给兵姐上眼药。于总自有自己的判断,用不着您操心。

公司给资源,然后艺人收入分成,这些都天经地义,合同也都有约定,凭心而论,兵姐这几年干得不错,不然公司也不会从兵姐身上,分到那么多钱。”

于冬也插话道:“老王,大家都是明白人,就别说那些外行话了,眼下最关键的,还是解决问题。”

王忠磊的言外之意,于冬也听得出来,不外乎想给埋个刺,避免李兵兵真的加入博呐。

两家公司是竞争对手,本来实力差距还挺大,现在突然出现李兵兵这个变数,此消彼长之下,就等于是缩小了差距,对华宜肯定不是好事。

蒋博也不客气:“王总,生意的事情生意场上说,没必要道德绑架,华宜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,你我心里都有数。

当年花姐带着一大票艺人,加入华宜的时候,你是怎么承诺的,后来又是怎么做的,圈子里也不是没人直到内幕。

既然你也认为生意归生意,不是什么恩怨买卖,如今最好就不要双标。”

这话确实很不客气,就连旁边坐着的于冬,都被呛得直咳嗽,王京花那件事,可以说是华宜最不堪的一件往事。

华宜在一开始创建的时候,公司就没多少人,为了拓展公司规模,先后搭上了冯晓刚等一票导演,还有王京花,带着一票艺人过来。

给还处在萌芽期的华宜助助声势。

人过来肯定不是白白过来的,对于冯晓刚和王京花这种人而言,开工资是没有意义的,还得是用股份来捆绑才行。

接过临了倒好,华宜是发展起来了,接过承诺的待遇之类的,却绝口不提了,就挺不要脸。

不过生意场上见惯了,当初也没白纸黑字的落实合同,冯王二人,也就认了。

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。

根本不需要把话摆在明面上,钱没给够,人家就感觉不到足够的尊重,接下来用脚投票就是了,04年和 05年的时候,冯晓刚和王京花接连离开华宜,就是投票的结果。

冯晓刚离开的时候,王家兄弟也没太放在心上,主要还是不想涨工钱。

当时冯都已经明牌了,说是有了下家,一块拍电影,待遇比这儿好。

可换来的,还是王家兄弟可爱的倔强,说是不认同这种谈涨价的方式,面对“华宜被掏空了”的言论,王忠军还放出过狠话:“换成是我走了还差不多,华宜缺了谁都可以。”

越是立这种 flag,打脸往往来的就越快,结果就是 05年的时候,华宜花了 10亿,收购冯晓刚的公司,双方重回合作关系。

最新小说: 我在古代打辅助 我在斗罗召唤水浒 钻石王牌之金靴银棒 咸鱼主母爱吃瓜 肉骨樊笼 明末:一分钟一两银,全球推土机 全球进化: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明媚可期 我才几个词,歌土能怪我? 初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