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凉 > 历史军事 >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> 第552章 辽阳送信来

第552章 辽阳送信来(1 / 2)

辛屈招待子旬的时候,辽东之地,耶律大股接到了辛屈命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书信。

他打开看了看,旋即微微皱眉。

将书信丢在桌案,沉默半晌。

书信里,辛屈让他给孤竹氏的墨徐无放行,原因是为了安抚南边的商朝,以及勾引出散落在各地的孤竹氏残部,外加分化肃慎。

墨徐无的几个兄弟,与肃慎诸部联姻甚笃。

墨徐无过来,只怕也不能免俗。

而耶律氏这边,也得准备与肃慎其他势力联姻,通过这种方式,加强与肃慎各部的联络。

当然,这背后,不免要有博弈。

虽然耶律大股已经氏封在辽阳,但菲姜上个月送来书信,说是辛屈有意将风姓女,嫁给他们的儿子炊。

推动这背后婚姻关系的辛屈,是真的准备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,将整个燕国的上层继承制度贯彻下去。

风姓,乃是燕国夫人母族,现在虽然不是很强,但只要辛屈有意,不用多久,就会被扶起来。

而一旦成婚,按照辛屈的想法,应该会把炊留在中枢,要么任禁军,要么任亲军,实在不成还有部堂高官。

炊绝对是辛屈推行学校以来,培养得最好的学生,毕竟一个十岁不到的时候,就能主持一方集市会计,算得还有模有样,这种孩子辛屈肯定不会想着将他往外放。

那么,没了炊作为少卿世子,坐镇于此那么耶律大股自己,肯定只能亲自跟北方部落联姻。

之后生下来的子嗣,只要按照燕国的规矩办,还是按照渔猎部落的谁拳头大,谁继承去办?

这就是在给他埋雷。

“算了,还是先不管那么远的问题,眼下最关键的还是辽西那边的事情。”

想到这里,耶律大股表情稍微松弛了一些。

这一次,辛屈整合了妟氏,为了解决妟氏东部边患,也为了完善辽西地区的边防体系,并且找借口将无终麋迁徙离开,于是发起了这一场远征。

位于朝阳、赤峰一带游牧的无终氏、孤竹氏残部等等势力,都要进行一轮扫荡。

这一次无终麋的令支氏是主力,毕竟他已经看他爹无终狐不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
正好现在辛屈要动手,他没有理由不动手。

不过一出动,就是不知道要打几年,无终麋也需要跟各方势力谈判出一个好价格。

比如现在,无终麋单独给耶律大股送来一封信,说是希望能从他手中买下开原邑。

开原邑,并不是耶律大股投建的建筑,而是辛屈借给他钱开办的地盘。

只是委托耶律大股代管。

一开始耶律大股是想不通,为什么辛屈还要搞这一出,后来辛屈以用来给儿孙敕封作为借口。

毕竟边地有的是,但能投产的地方不多,他既然推行了嫡长子继承制,那么有些腹心之地,只能留给嫡长子,生下的次子庶出,也只能挑选一些好地方给他们安排。

毕竟打了一辈子仗,总得留下来一些基业吧。

中枢不能动,那么提前规划一些边角,还是能做到的。

耶律大股当时也没觉得有问题,反正辛屈出钱,他就帮忙开一个城邑,然后安排个几十户去耕种放牧,敌人进犯的时候出兵打一顿,只要城邑还在,下一任君子没有抵达之前,开原邑里头人口被更换几次,都没啥问题。

毕竟辛屈推行的行政区划和疆域划分的制度,已经蔓延过来了。

这是属于封建化的一个环节,也是加速辽东建设的方案之一。

结果没想到,才刚刚完成圈地,无终麋第一个跑来购买,着实惊到了他。

难不成开原邑是好地方?

可怎么看,都不如他现在居住的辽阳县,甚至比沈阳邑还北边。

但他没办法说能卖,只能回信说这片地是辛屈的,你要就问他买卖去。

等到了今天,看到了辛屈决定放墨徐无北上的消息,再看看开原的地界,耶律大股有点明悟了。

或许,辛屈打算将整个令支氏挪过来,好吃下承德之地。

于是,想到这里,耶律大股让人将开原邑的地图,以及附近的部落局势图抄录了一份,命令中士骆堪,带着他的书信,走海路,快速送呈辛屈。

骆堪,出自子姓黎氏,上次耶律大股突袭山西有戎氏策应辛屈的北部战争,将各城邑的奴隶放出来,然后带着到处征战。

骆堪就是其中一个,他原来是黎邑一个战败贵族,但很可惜家人死的早,没人给他赎身,于是一直给有戎氏耕种作奴隶。

直到耶律大股袭击,他被放出来,为了能在冬天活命,追随耶律大股南征北讨数个月,甚至因此节制了百余人。

大概有一百二十人。

后来辛屈统编他们的时候,按照他们节制的人手赏赐勋劳,骆堪就从子姓黎氏,变成了子姓骆氏,爵中士。

封地就在辽阳城东南方向的弓长岭,现在叫做骆村。

虽然地盘从山西挪到了辽东,但他也没多少怨言,毕竟能活命,活下来之后现在已经是贵族了。

就等着之后捐输上爵,一口气将自己从中士升到不更呢!

结果没想

最新小说: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吐槽节目:我怒怼百万家长 抗清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三国:献上毒计,刘备懵逼了! 隋唐小纨绔 我的钓鱼游戏同步了现实 舍弟诸葛亮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诱娇,军火大佬囚宠上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