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凉 > 历史军事 > 回到明末做枭雄 > 第九十二章 搜出一枚传国玉玺!

第九十二章 搜出一枚传国玉玺!(2 / 2)

和龙袍,于是照猫画虎、硬着头皮做了几套出来。

做成之后,王左桂如获至宝,收藏在箱子当中,时常拿出来穿戴一番,过过假皇帝的瘾,顺便梦想一下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当上真皇帝,号令天下!

结果皇帝梦没做成,反而丢了项上人头。

“跳梁小丑,活该如此!”

“嗯,这是什么?”

翻开上面的几件龙袍,发现底下有一个小檀木盒子,六寸大小、极为精美,上面还挂着一把精致的黄金小锁。

里面是什么宝贝,竟然用黄金锁锁着?

在好奇心驱使下,秦锋拔出了逆鳞宝刀,只是轻轻一划,黄金锁就脱落了,而后打开檀木盒子一看,里面竟然是一枚玉玺。

其色纯白,四寸大小、上交五龙,其中一角损坏了,用黄金进行了修补,玉玺正面刻着八个小篆文: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!

一侧面刻着六个字:大魏受汉传国玺。

另一侧面刻着四个字:天命石氏!

“这是……这是……嘶嘶!”

查看之后,一向稳如泰山的秦锋、都不禁有点心跳加速的感觉了,因为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东西的名字——传国玉玺!

传国玉玺,历史悠久,故事极多……

战国末期,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,兵吞六国、统一天下,成为了古往今来第一个皇帝,称始皇帝。

称帝之后,秦始皇命能工巧匠镌造了一枚玉玺,做为发布旨意之用,称之为‘天子玺’,又名‘传国玺!’

据史书记载:此玺是用一块极品陕西—蓝田白玉雕琢而成的,方圆四寸、上交五龙,正面刻有‘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’八个篆文,作为皇权神授、正统合法的信物。

之后大秦灭亡,玉玺几经周转,落入了刘邦手中,成为了大汉帝国的玉玺!

又过了二百多年,王莽篡政、建立新朝,向太皇太后王政君索取玉玺,太皇太后一怒之下,将玉玺掷之于地,结果摔破了一角。

王莽心疼的要命,让工匠用黄金修补上,于是这枚传国玉玺又有了一个名字:金镶玉玺!

新国八载而亡,之后刘秀建立东汉,玉玺又归了姓刘的。

又过了二百多年,曹丕废献帝,代汉自立,国号大魏,为了证明老曹家政权的合法性,命人在传国玉玺的侧面刻下七个字:大魏受汉传国玺!

……

又过了几百年,南北朝时期,后赵皇帝石勒得到了传国玉玺,本着别人能刻,我也能刻的精神,命人在玉玺侧面又刻了四个字:天命石氏,以证明自己才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!

……

到了五代十国时期,儿皇帝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,借契丹兵攻入洛阳城,后唐皇帝李从珂无力抵挡,又不愿意做契丹人的俘虏,于是携带妻子儿女,登上玄武楼自焚身亡了。

至此,传国玉玺下落不明。

有消息说,玉玺随李从珂一起被大火烧毁了。

还有消息说,玉玺没有烧毁,而是落入了契丹人手中,被带到了北方草原上,之后又在女真人、蒙古人手中流传。

再后来,朱元璋驱逐鞑虏,建立了大明帝国,文治武功、青史留名,称得上是千古一帝,可是朱元璋临死之前却称自己有三大遗憾之事:

第一是没能招降蒙元大将—王保保。

第二是没有擒获蒙元太子,未能斩草除根。

第三就是没能从蒙古人手中找回传国玉玺。

因为皇帝治理国家,如果手中没有传国玉玺,就会被世人讥讽为‘白版皇帝’,意思是说,你这个皇帝是自封的,并没有获得上天的认可,没有足够的合法性!

这件事情,成了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遗憾!

之后大明历代皇帝,都想方设法寻找过传国玉玺的下落,可惜一直没有找到。

最新小说: 三国:投奔刘备,反手截胡糜夫人 谍战:我真的是王牌特工 重铸三国:逆风局才有意思 大秦:我截胡玉漱,易小川破防了 大唐: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父皇!儿臣摸鱼成性求放过! 我在欧洲搞军工 十国江山风月 大明海贼 超时空史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