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85 章(2 / 5)

他们共同打造出的大唐啊!

赵光义低头不停翻阅手中书籍,却没找到自己想要的消息,顿了顿抬起头问史官:“唐天子九迁,哪九天子?”

正在狂记的天幕言语的史官一愣,随即开口解释:“一迁安史之乱唐玄宗迁至蜀中,叛军攻陷长安;

二迁吐蕃作乱唐代宗迁至乾县,长安被洗劫一空;

三迁大唐藩镇叛乱,唐德宗乾迁至奉天,叛军攻破大明宫;

四迁还是藩镇叛乱,唐德宗迁至汉中,叛军再次攻破大明宫;

五迁黄巢作乱,唐僖宗迁至蜀中,长安公庙署司被焚毁殆尽;

六迁藩镇叛乱,唐僖宗

迁至凤翔,叛军大肆掠夺剽剥长安;

七迁藩镇叛乱,唐昭宗迁至华县,长安宫室付之一炬;

八迁宦官作乱,唐昭宗迁至宝鸡,长安彻底沦为废墟;

九迁藩镇朱温作乱,唐昭宗迁至洛阳,唐终;”

赵光义心底算了算,抬起头对赵匡胤道:“哥,九迁藩镇侵扰大唐高达六次,大宋当严禁武人叛乱才是。”

坐在他身旁的赵匡胤随意地点点头,脑海里却不停地自问:他终结晚唐百年乱世,为防再现唐藩镇割据,他手握军权于自身,待收复燕云十六州,功绩当比大唐。

他后世子孙做了什么,让后人却如此嫌弃大宋?

【当然这些问题在唐太宗时期不存在,毕竟这时的大唐实行的是府兵制。

府兵制起源于西魏,是南北朝隋唐的重要军事制度,也是推动大唐到巨唐的直接原动力。

唐代府兵制在大唐初期叫折冲府,分隶于中央十二卫及东宫六率,从唐高祖到贞观十年,大唐兵制章论才彻底定型。

府兵有三大任务:征得、宿卫上番、后方勤务。

征得:远征戍守边疆,或在本州辖境内及其他州府执行他州镇防任务。

宿卫上番:轮番拱卫中央朝廷。

如地方军府离京城五百里内,称为五番,千里以内称为七番……以此类推,最高等级为十二番。

后方勤务指:在城门、仓库、渡津、馆驿的守卫和车坊等司衙站岗】

武则天半垂眼眸,静静地听着天幕详解大唐军事制度,几息后才抬眼扫过殿内:“后世唐皇居然弃国都而逃,还有半点太宗风骨?”

近年随着她年岁渐长,朝中要她还政李唐的呼声越重,她独坐御位举目四望,竟找不出半个权重心腹。

就连他的宰相狄仁杰都在暗示她:李唐自在人心!

见殿内群臣低头不语,武则天冷笑:天子尊位,当是能者居之!

后世李唐自在人心,却无能出逃,可对得起‘人心’二字?

【到贞观十年时,全国折冲府达置府634所,关内261所。

所以军府中,关内折冲府的军事素质在大唐当属于顶尖,再加上唐初宰相大多出身关陇地区,所以唐初国策也叫关中本位政策】

天幕没有详细讲解关中本位的意思:【折冲府分三等,上等军府兵力1200人以上,千人之内为中等,八百以下为下等军府。

每岁冬季,各地折冲都尉以教军卒军阵、战斗之法,以强壮大唐军力。

唐太宗在政治边境稳定后,把原来的十男丁征二人,改为十二男丁征一人。

而服役年龄则是满二十开服,到六十岁除役,玄宗时期一度改为二十五岁服役,五十岁即免】

秦始皇细眯眼眸,咨询地看着天幕展现出的折冲府位置,发现它分布位置与大唐户口数额不一致。

这是…他神色诧异地挑起眉,发现

一处大唐隐患,唐王朝的折冲府重点拱卫关中,分布其它地域较少,嗯...他思索几息,提墨把大唐置折冲府的模式称为:内重外轻。

再结合天幕言大唐节度使集各实权于一身,把原先的‘内重外轻’政治模式,改为‘内轻外重’,顿时明白安史之乱乱于何处?

各地藩镇背离大唐中央时,帝国也就瓦解消失。

这一刻秦始皇与刘彻共脑,甚至他还笑着补充几句:我大汉资产百金者为中产之家,毕竟有恒资者方有恒心。

天幕讲秦时,曾言民众徭役过远,以致负担过大,唐初期中等人家出征建功定是积极,但是戍守边疆嘛...贞观本就缺人,唐太宗用异族调守疆,也需要定量的大唐民众戍守,安稳时期的戍守之苦不是所有良家子都能承受。

所以戍守还是要落到更底层百姓身上,别问他为何知晓,他可是大汉皇帝。

【秦汉唐加上咱们现代,能当兵的都是良家子,平时农耕(不含现代),战时上阵杀敌,走的是农兵合一的路子,把农兵合一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】

天幕顿了顿补充道:【用唐太宗的话讲:给朕一千兵,可杀胡骑数万人。

这句话比辽太祖说的“女真不满万,满万不可敌”要霸气多了】

秦始皇:朕有虎秦之师!

刘彻:汉家军士声传西域!

李世民:呵呵!天下无敌?

朱元璋&朱棣:唐太宗,辽太祖在可是

最新小说: 港综:枭雄崛起之路 诸天快穿:从神雕侠侣开始 谍战:动物都是我的内线 海贼:我不是海王你们别碰瓷 原神,从冲姐逆弟开始 四合院:入梦众禽 柯南:我被小哀找到了 四合院:摊牌了,就是要惩治你们 柯学:遇到我,毛利兰心脏怦怦跳 从神兽金刚开始拯救